简介
徐孝嗣(453年-499年),字始昌,东海郡郯县人(今山东郯城北)。南朝齐大臣,宰相。司空徐湛之之孙。
其父、祖被杀时,徐孝嗣还没有出生,因而幸免于难,八岁时袭封枝江县公。历任太尉咨议参军、吴兴太守等职。南齐建立之后娶康乐公主为妻。先后担任尚书仆射、丹阳尹。萧鸾谋废萧昭业时,徐孝嗣曾参与策划。萧鸾即位后,升任尚书左仆射,旋即进拜司空。齐明帝驾崩时,受遗诏为顾命大臣辅佐太子萧宝卷。
萧宝卷即位之后,性格残酷暴虐,大臣惶恐不安。顾命大臣之一的始安王萧遥光起兵谋反,右卫将军江祏兄弟俩同时遇害。不久后,萧宝卷遣使将徐孝嗣召入华林省赐死。时年47岁。中兴元年,和帝萧宝融追赠太尉。他的孙女徐昭佩后来成为梁元帝萧绎的正妻。
生平介绍
幼年介绍
父被害,孝嗣在孕,母年少,欲更行,不愿有子,自床投地者无算,又以捣衣杵舂其腰,并服堕胎药,胎更坚。及生,故小字遗奴。
幼而挺立。八岁袭爵枝江县公,见宋孝武,升阶流涕,迄于就席。帝甚爱之,尚康乐公主刘修明,拜驸马都尉。泰始中,以登殿不着韎,为书侍御史蔡准所奏,罚金二两。
中年介绍
孝嗣姑适东莞刘舍,舍兄藏为尚书左丞,孝嗣往诣之。藏退谓舍曰:「徐郎是令仆人,三十余可知,汝宜善自结。」升明中,为齐高帝骠骑从事中郎,带南彭城太守,转太尉谘议参军。齐建元初,累迁长兼侍中。善趋步,闲容止,与太宰褚彦回相埒。尚书令王俭谓人曰:「徐孝嗣将来必为宰相。」转御史中丞。武帝问俭曰:「谁可继卿?」俭曰:「臣东都之日,其在徐孝嗣乎。」
出为吴兴太守,俭赠孝嗣四言诗曰:「方轨叔茂,追清彦辅,柔亦不茹,刚亦不吐。」时人以比蔡子尼之行状也。在郡有能名。
王俭亡,上征孝嗣为五兵尚书。其年,敕撰江左以来仪典,令谘受孝嗣。明年,迁太子詹事。从武帝幸方山。上曰:「朕经始此山之南,复为离宫,应有迈灵丘。」灵丘山湖,新林苑也。孝嗣答曰:「绕黄山,款牛首,乃盛汉之事。今江南未广,愿陛下少更留神。」上乃止。竟陵王子良甚善之。历吏部尚书,右军将军,领太子左卫率,台阁事多以委之。
武帝崩,遗诏以为尚书右仆射。隆昌元年,为丹阳尹。明帝谋废郁林,遣左右莫智明以告孝嗣,孝嗣奉旨无所厘替,即还家草太后令。明帝入殿,孝嗣戎服随后。郁林既死,明帝须太后令,孝嗣于袖出而奏之,帝大悦。时议悉诛高、武子孙,孝嗣坚保持之,故得无恙。以废立功,封枝江县侯,甲仗五十人入殿。转左仆射。明帝即位,进爵为公,给班剑二十人,加兵百人。旧拜三公乃临轩,至是,帝特诏与陈显达、王晏并临轩拜授。时王晏为令,人情物望不及孝嗣,晏诛,转尚书令。孝嗣爱好文学,器量弘雅,不以权势自居,故见容明帝之世。
初在率府,昼卧斋北壁下,梦两童子遽云:「移公床。」孝嗣惊起,闻壁有声,行数步而壁崩压床。建武四年,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,让不受。
时连年魏军动,国用虚乏,孝嗣表立屯田。帝已寝疾,兵事未已,竟不行。及崩,受遗托,重申开府之命,加中书监。永元初辅政,自尚书下省出住宫城南宅,不得还家。帝失德,孝嗣不敢谏;及江祏诛,内怀忧恐,然未尝表色。始安王遥光反,众怀惶惑,见孝嗣入宫乃安,然群小用事,不能制也。
时孝嗣以帝终乱天常,与沈文季俱在南掖门,欲要文季以门为应,四五目之,文季辄乱以他语,孝嗣乃止。进位司空,固让。求解丹阳尹,不许。孝嗣文人,不显同异,名位虽大,故得未及祸。虎贲中郎将许准有胆力,陈说事机,劝行废立。孝嗣迟疑,谓必无用干戈理,须少主出游,闭城门,召百僚集议废之。虽有此怀,终不能决。群小亦稍憎孝嗣,劝帝除之。其冬,孝嗣入华林省,遣茹法珍赐药,孝嗣容色不异,谓沈昭略曰:「始安事,吾欲以门应之,贤叔若同,无今日之恨。」少能饮酒,饮药至斗余方卒,乃下诏言诛之。于时凡被杀者,皆取其蝉冕,剥其衣服。众情素敬孝嗣,得无所侵。
长子演,尚齐武帝女武康公主,位太子中庶子,第三子况,尚明帝女山阴公主,并拜驸马都尉,俱见杀。
孝嗣之诛,众人惧,无敢至者,唯会稽魏温仁奔赴,以私财营丧事,当时称之。
晚年介绍
初,孝嗣复故封,使故吏吴兴丘睿筮之,当传几世。睿曰:「怨不终尊身。」孝嗣容色甚恶,徐曰:「缘有此虑,故令卿决之。」
中兴元年,和帝赠孝嗣太尉。二年,改葬宣德太后,诏增班剑四十人,加羽葆、鼓吹,谥曰文忠,改封馀干县公。
子绲,仕梁,位侍中,太常,信武将军,谥顷子。